社群营销的三重境界
目前已经形成商业模式的社群营销,大致有三重境界。没有形成模式的,过于个性化的不在此列。 第一重境界:边缘人群割韭菜——享受社群红利,但最终玩坏社群。第二重境界:社区商业的社群化——有温度的社群连接成为商业加法。第三重境界:没有营销痕迹的增强连接与关系让渡——社群融入主流商业,成为商业的路由器,成就踏雪无痕的社群营销。 1、第一重境界:边缘人群割韭菜...
READ MORE这篇文章是一个关于品牌思考的简单科普,我们先来说“品牌力”到底是什么? 大家都知道,brand这个词最早的意思与“烙印”有关,烫在猪身上的烙印让其他人知道这个猪属于谁。现在来看,这个意思更像是商标logo,或者IP符号,但它们显然也无法涵盖今天所说的品牌的全部内涵。 科特勒把品牌定义为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、利益和服务。但我们认为这个说法并没有说出品牌的本质,属于“正确的废话”。如果沿着这个方向思考,很可能会在品牌策略上走进一条已经不合时宜的弯路。...
READ MORE品牌TOC时候,如何保持统一性,让消费者对品牌、产品印象深刻? 经常有创业者问:自己对品牌的理解,落实下去的时候,运营、设计、市场,产品开发等同学总无法理解到位,落地执行时也千奇百怪,为了跨界而跨界,为了卖货而增加SKU,用户活动、节日活动有点自嗨,没有和品牌强关联等等,怎么破? 这个现象,非常普遍,核心原因是,缺少一个品牌内核。 那什么是内核? 01 项链原则 美国的西南航空,是一家廉价航空公司,在美国其他航空公司普遍亏损的情况下,保持了40多年的长期盈利。...
READ MORE最近在跟企业老板们聊天时,发现一个问题,就是很多人对私域的认知都比较浅,甚至很多都是错的。这里系统梳理了以下30点对私域的正确认知,供大家学习交流。 分为基础篇(17 点)和深层篇(13 点),具体如下: 一、基础篇 1. 广义的私域是微信生态,包括微信个人号、公众号、视频号、社群、小程序、企业微信;狭义的私域则专指微信个人号好友和企业微信好友。 2. 私域是品牌直接拥有的、可重复的、低成本甚至免费触达的用户。...
READ MORE01 当代青年消费一件产品,背后都有极强的炫耀属性,所以,你的产品有让用户买来炫耀的资本吗?比如前两天泡泡玛特新品SP发售,天猫一秒售罄,线下万人连夜排队,这样的疯狂足够满足你对新消费品牌所有的幻想。 02 很多新消费品牌的产品确实称不上完美,但即使有人愿意把他们摆在桌上当个摆件,也能证明品牌的价值。社交属性往往大于功能属性。 03 卖货思维和品牌思维,缺一不可。 04 很多创始人谈品牌色变,打造品牌不是只有广告投放和明星代言的砸钱做法,比如靠内容驱动的形式虽然难,但也很有效。你要相信,消费者是人,是可以感受到你的真诚的。...
READ MORE01 好产品,从包装开始。 02 品牌做内容相当于人说话,都应该有自己的高情商。 03 私域流量真正的价值其实是让操盘者有机会真正走近消费者,感知消费者,而不是所谓“可无限次触达的免费流量”。 04 消费者同时也是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,让他们买你的商品,比让他们帮你推荐商品要简单得多。 05 每个消费者都是多元的,他并不专属于你,他有很大概率同时也是你最大竞品的消费者。 06 创始人的性格很大概率影响着品牌的个性,你可以试着对比下。 07...
READ MORE海外广告圈哪里来的鄙视链?所谓的鄙视链,我们并不是在说广告的有效性 ROI。因为说实在的,海外的创意人心底里其实根本不在乎什么ROI、预算、截稿日之类的。这些让制作人去烦恼吧。创意人脑海里关注最多的就是:案子酷不酷?能不能得奖?以及这个案例是什么类型的? 广告有哪些类型?这里不是要说线上和线下之分,而是要说广告要如何为品牌升级。 因为海外高端广告卖的不是产品,而是文化,lifestyle...
READ MORE品牌设计是企业在对自身精准定位的基础上,基于正确品牌定义下的视觉沟通。它作为企业的实体和标志,能够使消费者快速精准地把握企业形象。今天就带领大家一起看看2021最新的20个品牌设计趋势。 01 Muted colors(柔和的色彩)...
READ MORE01 高颜值是新消费品牌的入场券。 02 高颜值之后是赋予产品足够的仪式感,因为生活需要仪式感。 03 不管你想在消费者心里“种草”还是“种树”,前提是必须有好的“种子”。 04 品牌的核心载体是内容,每一样好内容都是一个新的触点。 05 无内容,不品牌。 06 流量陷阱几乎存在于所有新消费品牌中,程度不同而已,大批CEO每天一醒来就为了流量发愁。 07 和“种草”一样重要的是能否提供一站式的“拔草”体验。 08 整合供应链不等于做品牌,好产品也不等于好品牌。 09...
READ MORE今天的企业,在营销上越来越吃力,不自觉的陷入了营销竞争陷阱,忙于追赶新式的营销手段,被竞争对手牵着走,找不到适用于企业自身的营销路子。 企业不妨埋头思考,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? 其实,最根本的是,企业的生存环境在不断进化,而缺乏快速学习能力的企业,在追赶环境变化时,显得无力无措,完全跟不上,最后没办法,只能被牵着走。 所以在今天,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是如何应对复杂变化,练就应对复杂的能力。 单点营销,已难以突围 营销的竞争,最底层是企业的竞争,企业面临了什么样的竞争困境,就需要营销来承担什么角色。所以品牌营销广告行业其实是企业的寄生行业。...
READ MORE互联网日益成为消费重地,网民使用手机时长也不断增加,使得“品效合一”、“互联网不再需要传统品牌方法论”的观点,又开始流行起来。 然而,所谓“品效合一”很多时候是“品效分离”,基于流量所驱动的交易衍生出的“流量即销量”,往往掩盖了品牌的价值,忽视了品牌的心智资源的重要性。...
READ MORE